iPhone 進化史

iPhone 進化史

「科技的進步可以改變人類生活」這句說話聽起來似乎離我們很遠,其實科技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自從2007年Apple推出第一款iPhone後,徹底改變了整個手機市場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且iPhone更曾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五十件最具影響力的電子產品,當中更是排名第一,由此證明它確實改變了世界。試回想一下,iPhone未出現的時候,手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甚麼角色?相比起舊款手機,第一代iPhone已是集結簡單易用和外觀於一身,它帶領著鍵盤手機走進觸控式手機的時代,多年來iPhone除了在外形上不斷改變,就連功能亦不斷升級與進步,不知不覺間它不但為手機帶來新定義,更改變了通訊與社交文化、休閒娛樂、工作和購物,以至每一天的日常生活方式,並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物品。

Appearance 手機的進化

2000年代手機品牌五花八門,從Nokia數字型號、Sony Walkman音樂播放器、數碼相機的手機,以及Motorola、LG及日系代表Panasonic摺疊手機等,那個年代的屏幕從沒有色彩,慢慢發展至彩色屏幕,相機功能亦不斷升級,各品牌的手機設計都充滿自家特色,不過在鍵盤方面一直多以簡單的數字顯示為主,要打中英文輸入法並不方便。當年經典的 Qwrety鍵盤品牌代表Blackberry手機成為了功能、外型最強的手機,在商務市場上備受推崇,實體的鍵盤及支援PUSH MAIL服務為當時還未有智能手機推出的年代最多功能次手機款式,Qwrety鍵盤則方便使用者隨時隨地建立郵件,加上通訊錄、行事曆功能,及其後陸續加入文字簡訊、網路傳真、網頁瀏覽及其他無線資訊服務,讓Blackberry曾經成為大型企業的行政人員的御用手機。不過自從2007年iPhone推出市場,其簡約設計大屏幕、虛擬鍵盤、移除按鍵、內建電池及Sim卡插座等設計,變成了後來智能手機的設計標準。Blackberry亦於2008年虛擬鍵盤取代實體鍵盤,市場亦正式淘汰鍵盤式手機。iPhone從2007年第一代來到最新iPhone 13系列,從3G到5G,手機尺寸從第一代4.5吋到現時13 Pro Max的6.7吋,而且亦從銀色,黑白,慢慢轉變成金屬系色調、粉色等多元化色彩,每次有新色系登場都會掀起搶購熱潮。iPhone的外觀經歷了四個階段、四種形態的設計變化。頭三代的iPhone整體偏向圓潤,走到iPhone 4在外型上開始大革新,從弧形、圓潤變成方正形態。iPhone 5往後的到11代在外型上沒有太大的變化,iPhone 12摒棄圓潤、重回方正的造型,一改過去七年來iPhone所採用的型體設計,但對於十年前曾經用過iPhone 4、5的人來說,新iPhone更像是一次舊時光的重現。來到最新的iPhone 13,外型也幾乎跟iPhone 12推出的四種機型相同,只有在功能上才能看出更大幅度的進化。

Communication 社交文化的轉變

曾幾何時我們過著只能以電話聯絡的日子,那時要與人越洋聯絡,只能透過長途電話,由於收費較昂貴,通話時間也造成限制,即使在九十年代初期,手機剛開始流行,不再侷限語音通訊,可以用SMS短訊溝通,但也需要收費。在個人電腦和網絡都還沒普及之時,於是1996年誕生的通訊軟件ICQ之出現,確實造福了全球人,只要下載軟件,找到對方的ICQ號碼,便能進行免費即時通訊,也可以互相傳送檔案,及進行多人的群組聊天,也因此成為了2000年代前最火紅的通訊方法。到了1999年起有更多各類通訊軟件的出現,論人氣最高必數MSN Messenger,其版面與功能也比ICQ更多元化,如表情符號動圖、傳送震動功能、經典小遊戲包括 Uno、踩地雷等,也於2000年代前半期曾掀起了熱潮。不過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來到2000年後半期就因智能手機的面世,而逐漸沒落。
2007年,第一部iPhone智能手機推出,引領智能社交新時代的來臨。市面上亦於2009年起逐步配合推出WhatsApp、Line等通訊App,不僅可以直接用電話號碼註冊登入、匯入手機上面的聯絡人,也能上傳與下載相片、影片、檔案,錄音及免費通話等,讓通訊更方便與多元化,此類App除了能通訊也成為了工作上的溝通渠道。除了各種通訊App,iPhone亦內置FaceTime功能,能輕鬆與海外親友隨時隨地進行視像通話,這無疑是過往Webcam視訊通話的進化版。為增添通訊的樂趣,iPhone亦備有emoji 表情符號鍵盤,方便通訊時加入想表達的意思。Emoji會隨iOS的更新不定期加入新元素,而在iPhone X推出時更突破性地加入的Animoji功能,能通過前置的鏡頭捕捉用戶面部五十塊肌肉,從而化身卡通人物、動物模擬人的有趣動畫表情。2009年Facebook的面世,翌年Instagram的出現,更成功開拓社交媒體的熱潮,兩個社交平台成為了手機的交友App的巨頭,雖然往後亦有不少社交平台、App的出現,但至今這兩個平台仍是手機上主要的交流方式。智能手機雖然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矛盾地也會讓身心健康與人際關係受到影響。除了因長期低頭看手機會傷及頸椎和LED屏幕發出的藍光會刺激雙眼,或是只傳訊息,不再見面交談,還有太刻意在社交平台上營造完美生活的現象,這些不健康的社交現象所引至的生活問題,都仍在不斷影響這個時代。

Features 功能的演變

在iPhone面世之前,人們還未有一機多用的概念,要拍照的話,我們需要相機;要錄音的話,我們需要錄音機。當需要照明時,我們更要攜帶電筒或照明設備,想要聽音樂時又需要不同的音樂播放器,因此外出時我們都要帶備許多不同功能的娛樂設備,令生活十分不便。不但如此,當出外旅行時,更要帶備旅遊書和紙本地圖,搭車的時候,又要到達車站後才可以查看時刻表。簡而言之,出門就要帶著一大堆不同功能的裝置,為日常生活帶來了不少的煩惱,而且若不幸遺失了手提電話,不但要再花錢買一部,而且會失去手機內的資料。
然而iPhone的出現成功將不同的功能集於一手機內,從第一代iPhone僅配置200萬像素的相機鏡頭,至最新登場的iPhone 13系列已發展至可以影微距,全新超廣角相機配合強勁的全自動系統,對焦距離可近至兩厘米,而且廣角鏡加入更大的光圈,並運用LiDAR感測器能輕易拍出夜間模式的人像照片,還有最新研發的Cinermatic電影效果模式,不但為生活帶來便利,而且人人也可以透過iPhone發揮自己對攝影的想法及美學。此外iPhone獨有的AirDrop亦是一項十分方便又實用的功能,因為用家可以透過AirDrop輕鬆在附近不同的Apple裝置之間互傳照片、影片或檔案,而且不會在傳輸過程中壓縮影像的品質,為人們的工作或日常生活帶來很多的便利。不但如此,當不幸地遺失了iPhone怎麼辦?幸好Apple備有「尋找我的iPhone」功能,可以即時在地圖上顯示遺失的iPhone所在位置,這樣當iPhone遺失或遭盜竊便能夠更容易找回自己的手機。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怎樣有效地保護手機上的個人資料和私隱也是另一個要面對的問題,iPhone為我們帶來指紋辨識功能(Touch ID)和臉部辨識系統(Face ID),前者可以透過指紋識別進行解鎖並登入iPhone,而後者則可以準確對應用家臉孔的構成特徵,提供簡單且安全的認證方式,並安全地解鎖iPhone,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iPhone的安全保障和私隱度。當提及iPhone的功能時,又怎能缺少Siri?它作為一款內置在Apple iOS系統中的人工智能助理軟體,Siri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能讓用家可以透過對話與手機進行互動,並完成搜索資料、查詢天氣或設定鬧鐘等不同的指示,以及通過語音指示都能控制手機。總結而言,由於iPhone具備多項不同的功能,能讓我們應付日常生活的各種不同需要,不但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同時亦有效地提高了手機的安全保障和私隱度。

News & Entertainment 資訊、娛樂與消費模式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接收資訊的渠道愈來愈多,亦變得愈來愈容易。特別是iPhone和App Store的出現。過去十多年來,App Store已向世界證明了它的安全度和創新思維,時至今日App Store提供的App已接近二百萬款,並致力為用戶帶來精彩的體驗。回想以前,當我們要接收新聞或天氣資訊的時候,可能要透過翻閱報紙或上網查閱,但今年只要有iPhone在手已能知天下事,因為當用戶從App Store下載了相關的新聞App後,就能隨時隨地都可以接收世界各地的資訊,若用戶開啟了通知功能的話,更可無間斷接收到與新聞或天氣資訊相關的通知,真正地達到「一機在手能知天下事」的年代。除了新聞或天氣資訊外,App Store還提供許多遊戲、影音、旅遊、美食、生活、健康與健康和照片及影片等相關的App以供下載,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更多消閒娛樂的方式,即使在任何地方,只要有iPhone在手,總不缺乏娛樂的選擇,為生活增添趣味。
除了娛樂上的方式改變,隨著iPhone的出現,人們的消費模式亦有所改變,只要有iPhone在手,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消費和購物,而且有許多品牌或店舖都推出相關的App,讓顧客可以透過iPhone進行消費。除了在網上購物,為了迎合iPhone的消費模式,許多實體店舖亦增設了Apple Pay的付款方式,它是一種行動支付服務,能在實體和線上商店結帳時使用iPhone支付款項,這能取代傳統信用卡的付款流程,並將之數位化,同時以非接觸式付款購物,兼具安全保障,令用家消費得更安全和安心。此外,不少iPhone用家都會使用Apple Wallet,因為它可以讓用家一站式保存信用卡、商店卡、戲票、獎賞卡和登機證等重要的資料,真正帶領人們進入無現金支付模式的年代,這都是iPhone出現後為消費模式帶來的改變。

Read more

歐洲國家盃 EURO 2024 16強名單釋出!

歐洲國家盃 EURO 2024 16強名單釋出!

每逢雙數年都是大賽年,2024年的體壇焦點定必包括今個夏天舉行的歐洲國家盃! 今屆歐洲國家盃由德國主辦,於2024年6月14日至7月14日期間進行,決賽周隊伍由24支增至32支,分成6組各有4支球隊,每組首次名加上4支最佳第三名會晉級16強。即將踏入淘汰賽階段,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勁旅集中上線,場場硬仗! 晉級表 瑞士 VS 意大利 上場領先德國最後以1:1得到次名出線資格,瑞士分組賽1勝2和的成績絕對見得人,不過實際表現就比較飄忽,16強面對戲劇性地追平克羅地亞、驚險晉級的意大利—連教練史巴列堤都指上仗球隊不夠硬淨,未有踢出最高水平,觀乎往績近6次交手瑞士法定時間5和1負,不敗率83%,絕對有得鬥。 6.30 12:00am 瑞士VS意大利 6.30 3:00am 德國 VS 丹麥 丹麥悶和塞爾維亞後與斯洛文尼亞同樣3戰全和,得失球以至黃牌所有數字一樣,要追溯到外圍賽戰績才斷定丹麥可以次名出線,卻要在16強遇上早於揭幕戰已打出霸氣的東道主德國。有卻奧斯踢出世界級中場視野和經驗,而科利安華迪斯及穆斯亞拿繼續證實兩位德甲新生代前場身價和實力,今仗德國只要發揮正常

By althea
何詩蓓與Chanel J12腕錶的水中時間軌跡

何詩蓓與Chanel J12腕錶的水中時間軌跡

2021年,何詩蓓(Siobhán Haughey)在東京奧運的100米自由式與200米自由式奪得了兩面銀牌,成為首位打入決賽的香港泳手。出生於1997年的何詩蓓,在4歲的時候已開始接觸游泳,經過不斷刻苦訓練,終在東京奧運一戰成名,及後更愈戰愈勇創下多項香港、亞洲游泳紀錄,以及成為首位香港代表的游泳世界紀錄保持者。跟何詩蓓年紀相若的Chanel J12腕錶,其誕生的故事是源於帆船運動,跟水甚有淵源,同時J12腕錶在過去20多年來不斷挑戰時計的工藝設計,與何詩蓓挑戰自我的精神不謀而合。何詩蓓成為了香港游泳女將第一人,J12腕錶則成為Chanel最具標誌性的腕錶,兩者均在不同領域上發熱發亮。 不斷挑戰 社會對女性的外表及行為仍然有種陳舊觀念,就像是女性不要太壯健,不要太活躍。對何詩蓓而言,她是一名運動員,她的工作就是訓練,盡力做到最好。年復年花了無數時間刻苦訓練,何詩蓓盡己之力游得最快,不斷挑戰自我,全力刷新更多個人紀錄。J12腕錶誕生於2000年,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創作出來,時任 Chanel藝術總監 Jacques Helleu花了7年時間努力打造,從繪圖到製作成完整的模型,J1

By 占咪 Jimmy Lui
誰是設計界用色女王?連歐洲國家盃都找她合作

誰是設計界用色女王?連歐洲國家盃都找她合作

應該非荷蘭設計師Sabine Marcelis莫屬吧。這位女子對色彩的敏感度極高,獲得Vitra、Fendi、Céline、Ikea、Stella McCartney多個國際品牌垂青,就連歐洲國家盃都要找她來加持。Sabine Marcelis,絕對是近年注目的設計單位。 歐洲國家盃都要找她合作 Sabine Marcelis的人氣真是無可匹敵,就連剛剛開打的歐洲國家盃她都有份參與!adidas跟UEFA邀請她為今年歐洲國家盃的官方比賽用球FUSSBALLLIEBE設計底座,以樹脂製作成紅藍黃綠4色以配合足球的用色。雖則球賽錄影未必會看到它的蹤影,但萬一有機會看到你便知道那是甚麼來頭。 高手!抗拒不了的夢幻配色 最近瑞士家具大牌Vitra與荷蘭設計師Sabine Marcelis合作,限定推出換上新色的經典名椅Panton Chair及Visiona Stool。7款色調,每款限定生產50張。丹麥設計大師Verner Panton之作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說實換色這回事經已沒甚麼新意;然而這次選色如奶黃色或吹波膠粉紅都相當夢幻,有別於過往的選搭。另一加分位是這次同步變裝的矮櫈,

By emily
Y-3×日本國家足球隊前 還有哪些漂亮的球衣?

Y-3×日本國家足球隊前 還有哪些漂亮的球衣?

Y-3×日本國家足球隊 由山本耀司所主理的Y-3近日再度染指球衣設計,為日本國家足球隊創作全新2024年主場戰衣;衫身除了印上火焰圖案,用色更以「Samurai Blue」示人,繼2018年後再次採用深藍主調。 Y-3×Real Madrid 早在今年三月份,Y-3曾為今季西甲冠軍皇家馬德里創作第四作客球衣,分別具備前者經典黑調以及紫色版本;而設計上除了印有雙方品牌標記,右肩、衫身則以常見於Yohji Yamamoto×adidas的玫瑰花圖案作點綴。 PLEASURES×AC Milan 來自美國洛杉磯的街頭品牌PLEASURES向來活躍於各大聯乘企劃;而在今年二月份,品牌更攜手意甲傳統勁旅AC Milan推出第四作客球衣,不但以黑、白兩色作主調,衫身更印上米蘭地標米蘭主教座堂圖案,加上手袖、領口設有相關圖騰細節,份屬近年相對出色的聯名球衣作品。 Patta×Barcelona 荷蘭時尚單位Patta熱衷於足球運動固然眾所週知,去年更為西甲球會巴塞隆拿設計Pre-Match球衣;尤其貫徹前者讓人意想不到的創作思維,球衣設計從人體結構中擷取靈感,以球會標誌紅、藍兩色

By T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