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前奏!法國體壇盛事:法國網球公開賽
法國另一項年度體壇盛事:法國網球公開賽(French Open),是5月中到6月初在巴黎舉行的網球大滿貫賽事,固定在著名的Roland-Garros球場舉行,亦是每年繼澳洲網球公開賽之後,第2個登場的大滿貫系列賽,同時也是網球紅土賽事裡的至尊榮譽。相較於其他大滿貫賽,法網的最大特色在於紅土(泥地的一種)上作賽,紅土具有減緩球速、旋轉強烈、產生高彈跳的特性,直令球員的回擊與反應時間較長。
紅土飛揚!法國網球公開賽
有鑑於紅土的特性,對許多球速型選手來說,場地會降低他們發球威力與速度優勢,要發出直接得分的球相對較難,迫使他們要持續跟對手來回抽擊,才能藉機得分。所以,紅土比賽對球員體能與意志力的要求更高,移動迅速且範圍廣、耐心對峙、低失誤的穩定表現,是紅土作戰的關鍵。此外如遇上大風日子,場內的紅土更會隨風飛揚,令現場觀眾與球員吃足一面塵土,正正因為這些估不到的元素,可能才是法網最「可愛」的地方。
網球落點:清晰球印
法國網球公開賽由1891年開始舉行時,最初只是法國國內的錦標賽,女子賽事則首見於1897年。1912年法網決定不用一般場地(當時網球場以草地為主),改以「紅土」作為比賽用地。原本,法網只開放給本土球員參賽,直到1925年才對外開放,成為國際性的賽事。1968年,法網同時對職業及業餘選手開放,成為四大滿貫賽中最早進入公開年代(Open Era)的比賽。開始至今已逾百年的法網,與溫網一樣是世界網壇上歷史悠久的經典賽事。過去除了兩次世界大戰被迫停賽11年之外,其餘均是每年舉行一屆。法網雖有鷹眼,但卻是唯一不開放選手挑戰判決的大滿貫賽事(只提供轉播使用),原因可能是沒有這個必要,網球落點清楚印在紅土上,無需依靠鷹眼的協助來判定網球是否出界,因此主審常須在選手的要求下離開座椅前往查看,亦成為賽事特色之一。
史上最強紅土選手:拿度百勝三敗
受限於場地特性,使得不少以發球上網為主的網壇名將,視法網紅土球場為最大難關,連生涯勇奪14座大滿貫賽事冠軍的森柏斯(Pete Sampras)都獨缺法網,無緣達成生涯大滿貫,亦增添了法網的傳奇性。當然不得不提在香港有「泥地王」稱號的拿度(Rafael Nadal),被公認為史上最強的紅土選手,2005年首次參加法網便即奪冠,迄今在法網的戰績是112勝3敗(法網第一位百勝男子選手),寫下單一大滿貫史無前例的14冠紀錄。2005年4月起紅土球場81連勝創下公開賽男子網壇單種場地最長連勝紀錄;2010年,拿度拿下4座紅土大型賽事,首創「紅土大滿貫」。生涯在巴塞隆拿網球公開賽贏得12冠,蒙地卡羅大師賽奪下11座冠軍,羅馬大師賽也拿到10冠,展現他在紅土球場的宰制力,因此亦有「紅土之王」的美譽。自2008年取得溫網冠軍後,即開始展現在紅土場地以外的競爭力,並陸續拿下澳網及美網冠軍,迄今已累積2座草地及6座硬地的大滿貫冠軍。此外,法網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得主,就是我們也熟悉的美籍華裔——張德培,在1989年以17歲之齡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奪得法網冠軍,成為史上最年輕和唯一亞裔的大滿貫男單冠軍,單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二名。
官方宣傳海報如藝術名畫?
自1980年開始,法網每年都會找來年輕的藝術家為大會設計官方宣傳海報,40多年來無間斷地帶來如「名畫」般的作品。大會曾與法國藝術家Jean Claracq合作,製作出一張畫面中有畫面,比賽中有比賽的夜間法網球場。在海報中Jean Claracq畫了一個人的球場,練完球、比完賽,獨自坐在球場旁休息,以呈現孤獨這個主題,相信那樣的感覺愛打網球的都能了解。
法網比賽場地:英雄球場
現今法網的比賽場地Roland Garros Stadium於1928年落成,那時法國一方面為了象徵網球蓬勃發展,同時為了備戰來年的比賽,故特地興建該球場。並將球場命名為Roland Garros,以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Roland Garros球場經歷了3個建設階段才逐漸形成現在的規模,目前它擁有正式比賽場地24個,其中四周帶有看台的大型賽場有3個,當中最大的中央PC(Philippe-Chatrier Court )球場,共設有15,000觀眾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