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法國巴黎咖啡館——藝文思潮起源地

法國咖啡館自17世紀開始,已成為當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據統計2020年法國的咖啡館數量約為1.5萬間,零售總額超過16億歐元,佔市場總收入超過八成。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是文學及藝術思潮的原點,是醞釀文化的重要土壤。

探究法國巴黎咖啡館——藝文思潮起源地

早年,法國酒館與咖啡館協會(Bistrots et Cafés de France)向UNESCO爭取將法國咖啡館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咖啡館到底有甚麼本事能要求列入文化遺產?

法國咖啡館自17世紀開始,已成為當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據統計2020年法國的咖啡館數量約為1.5萬間,零售總額超過16億歐元,佔市場總收入超過八成。最最最重要的是,這是文學及藝術思潮的原點,是醞釀文化的重要土壤。

法國若然沒有咖啡館,當年沙特(Jean Paul Sartre)跟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不會相戀,今天我們也不會看到馬奈(Édouard Manet)的《The Absinthe Drinker》,亦不會讀得到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回憶錄《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

法國咖啡館為何能成為藝文學者的聚腳點?

法國咖啡館,是不少有名聲的文人學者聚腳點。要成為知識份子聚首的地方,當然要先了解為何法國能匯聚這麼多猛人。那就要由西方藝術發展史開始說起,藝術發展重鎮自18世紀開始由意大利轉至法國,吸引不少文人藝術家旅居甚至留學以開拓視野,好像從日本藝術家藤田嗣治到中國藝術常玉均曾遠赴法國留學。

不止於亞洲的文人學者,1740年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移居至里昂再於1742年搬到巴黎、1885年孟克(Edvard Munch)由瑞典和挪威聯合王國跑到巴黎、1900年畢加索(Pablo Picasso)從西班牙移居至法國、1910年夏卡爾(Marc Chagall)亦受到「感召」來到法國、1917年柯比意(Le Corbusier)從瑞士移居至法國、1921年海明威帶著妻子從美國走到巴黎等等,他們來到法國後都能夠闖出一番成就。

巴黎咖啡館的常客都屬於「巴黎畫派」?

無疑巴黎自1900年至1940年間吸引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哲學家、藝術家來到,法國藝評家André Warno於1925年在藝文雜誌《Comoedia》更以「École de Paris,即巴黎畫派(School of Paris)」一詞去形容一班在巴黎定居工作的非法國藝術家。

巴黎畫派的主要人物包括畢加索、馬蒂斯(Henri Matisse)、莫迪利亞尼(Amedeo Modigliani)、蘇丁(Chaïm Soutine)、夏卡爾(Marc Chagall)等,全都是在藝術發展史上的重要名字。雖以畫派為名,可是這班藝術家並沒有構成一種特定的流派風格,反之可找到立體派、野獸派、超現實主義等不同代表人物。

起初大多藝術家定居於北部蒙馬特,後來向南移,落腳至第十四區的蒙帕納斯(Montparnasse)。要知道巴黎人以塞納河為界,以北稱為右岸,以南則稱為左岸。就這樣,兩岸也找到藝術家、文人聚集之地。

匯聚在蒙帕納斯的藝術家

巴黎咖啡館成為「巴黎畫派」的學院與實驗室

法國記者兼作家Jean Paul Crespelle曾言:「『巴黎畫派』擁有自己的『大學』和『實驗室』,它們就是指位於瓦文十字路口(Carrefour Vavin)附近幾間咖啡館和十四區各處的『藝術家村』。」咖啡館是他們的第二個家,經常流連之地。

早在1643,巴黎出現第一家咖啡館,可是咖啡文化還未普及;一直到1686年開設的普羅可布咖啡館(Café Procope),咖啡館才開始成為藝術家與思想家的交流之地。

普羅可布咖啡館成了一代傳奇,除了哲學家伏爾泰(Voltaire)跟盧梭(Rousseau)兩位常客,哲學家狄德羅(Denis Diderot)與物理學家達朗貝爾(Jean le Rond d'Alembert)在咖啡館內寫下了《百科全書》部份文章、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那裡準備Louis XVI 與新共和國結盟的計劃並草擬出美國憲法等等。

法國大革命期間更匯聚丹東(Georges Jacques Danton)、羅伯斯庇爾(Robespierre)、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等各黨派的政治人物,咖啡館直變成思想殿堂。

Claudius Jacquand畫下伏爾泰在普羅可布咖啡館(Café Procope)的情景

馬奈在法國咖啡館的生活觀察

繼普羅可布咖啡館後,法國咖啡館的數量一直有增無減。至1720年,巴黎已有近300間咖啡館;1750年遞升至1,000間,1789年更增長到3,000間之多,1840年代再躍升至4,500間。

1870年咖啡文化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咖啡館數量直上至22,000間,到1880年代中期更達至頂峰的42,000間,比今日的咖啡館數量超出好幾倍。這裡成為文人學者最愛流連的地方,亦同時成為他們的創作靈感。

馬奈筆下便有不少以法國咖啡館作場景的畫作,如《Au Café》、《Woman Reading》、《Chez Tortoni》、《The Café-Concert》等。他早在1866年經常流連於蒙馬特的格爾波雅咖啡館(Café Guerbois),當時有不少年輕畫家視他為精神領袖,繼而引來雷諾瓦(Auguste Renoir)、巴齊耶(Frédéric Bazille)、莫奈(Claude Monet)等定期聚在格爾波雅咖啡館內一起討論,成為促成印象派的重要場域。

在圓亭咖啡館遇上靈感女神

隨著格爾波雅咖啡館變得愈來愈受歡迎,漸成為舉辦婚禮派及慶祝活動的地方,這班藝術家因而轉陣至新雅典咖啡館(Café Nouvelle Athènes)會面交流。如在格爾波雅咖啡一樣,新雅典咖啡館會例牌保留兩張桌子給他們討論繪畫、寫作、政治等各種話題。

提起畫家,也想順道談談於1913年從日本到法國的藤田嗣治,定居於蒙帕納斯的他也經常到巴黎咖啡館。他就是於1917年在圓亭咖啡館(La Rotonde)遇上第二任妻子費爾德南‧芭蕾(Fernande Barrey,Amedeo Modigliani及Chaïm Soutine兩位畫家的模特兒),藤田嗣治瘋狂地愛上她並在相識13天後便迎娶她。

及後於1922年,藤田嗣治又在圓亭咖啡館遇上新歡露西·芭杜(Lucie Badoul),就這樣與費爾德南‧芭蕾離婚再與露西·芭杜展開第三段婚姻。海明威在《太陽依舊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中這樣寫:「不論你叫的士司機從右岸去哪間蒙帕納斯咖啡館,他們都會載你到圓亭咖啡館。」

多摩咖啡館 Le Dôme、圓亭咖啡館La Rotonde、菁英咖啡館 Le Select還是圓頂咖啡館La Coupole?

一街之隔,是蒙帕納斯的原祖級咖啡館多摩咖啡館(Le Dôme)。多摩咖啡館於1898年出誕生,比1911年創立的圓亭咖啡館更早屹立於這個文藝之地,藝術家曼·雷(Man Ray)、畫家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詩人龐德(Ezra Pound)等經常聚在多摩咖啡館的知識分子更獲稱為「圓頂派(Dômiers)」; 海明威更將多摩咖啡館的文學沙龍引用在《春潮(The Torrents of Spring)》著作中;國寶級女歌手琵雅芙(Édith Piaf)在〈巴黎(Paris)〉的歌詞中也提到「Montparnasse, le Café du Dôme」,足見這家巴黎咖啡館的地位。

隨後菁英咖啡館(Le Select)與圓頂咖啡館(La Coupole)於1925及1927年於鄰近相繼出現,成為夢幻的咖啡潮聖地段。推論米勒(Henry Miller)與尼恩(Anaïs Nin)兩位作家在咖啡館裡談論過June——文學界裡一段集三角、四角、同性、重婚等的複雜戀情,沙特在圓頂咖啡館時大多時會坐在第149號那一枱,卡繆(Albert Camus)曾在圓頂咖啡館與朋友一同慶祝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三大知名咖啡館:花神咖啡館 Café de Flore、雙叟咖啡館 Les Deux Magots、丁香園咖啡館 La Closerie des Lilas

不得不提的還有海明威最愛、於1847年開業的丁香園 (La Closerie des Lilas),他在這裡用了6個星期寫下了《太陽依舊升起》,並在《流動的饗宴》中描述自己住居巴黎聖母院香榭麗舍大道附近甚至整個巴黎最好的咖啡館就是丁香園咖啡館。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更將《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的手稿交給海明威讓他細讀評價,怎會想到這本小說已成了經典。

不過論知名度來說,也少不了雙叟咖啡館(Les Deux Magots)跟花神咖啡館 (Café de Flore)吧。兩間相距咖啡館僅40米左右,是左岸最有名氣的文學潮聖地。海明威當然也是常客,另還有卡繆、王爾德(Oscar Wilde)、喬伊斯(James Joyce)等作家也有哲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而最令人津津樂道當然是孕育了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與西蒙波娃的一段情。來到今天,才女導演蘇菲亞·哥普拉(Sofia Coppola)也會與電影製作團隊在花神咖啡館開會。

咖啡以外的另類選擇

你可知道拿破崙起初起床及晚餐後各喝兩杯咖啡,後來一有機會就喝咖啡來提神?伏爾泰則喜歡咖啡加朱古力這個組搭,每日喝40至50杯,有夠誇張。然而,當年到咖啡館不單只可以喝咖啡,更可喝酒。

從梵高(Vincent van Gogh)1886年從荷蘭移居巴黎後的靜物畫《Cafétafel met absint》中,他描繪咖啡館桌上放著一個水瓶及一杯苦艾酒;馬奈1859年的《The Absinthe Drinker》、德加1876年的《L’Absinthe》跟畢加索1901年的《Amant de l’absinthe》也分別以苦艾酒為畫中的靈魂,足見這款酒的流行程度。

19世紀60年代,下午5時更被稱為「綠色一小時(l'heure verte)」的Happy Hour,盡情享受苦艾酒。不過,當時社會保守主義者相當反對,認為喝苦艾酒是有問題的行為,1941年法國正式禁止販售苦艾酒。無獨有偶,同年畢加索創作了一件名為《Glass of Absinthe》的雕塑。

超過百年歷史的咖啡館競走比賽!

你可知道法國咖啡館還有比賽!自1914年起舉行的「Course des cafés」,服務生會單手捧著托盤在街上競走比賽。今年巴黎多間咖啡館的200名服務生,單手托著承有一杯水、一杯咖啡及一個牛角包的托盤競走2公里。畫面相當有趣,不知這樣跑一跑能否獲得UNESCO的關注呢?

以下是上述提及的巴黎咖啡館清單。

普羅可布咖啡館 Café Procope

  • 地址:13 Rue de l'Ancienne Comédie, 75006 Paris
  • 營業時間:12:00-24:00
  • 官網:procope.com

圓亭咖啡館 La Rotonde

多摩咖啡館 Le Dôme

  • 地址:108 Bd du Montparnasse, 75014 Paris
  • 營業時間:12:00–14:45 / 19:00–22:30
  • 官網:restaurant-ledome.com

菁英咖啡館 Le Select

  • 地址:99 Bd du Montparnasse, 75006 Paris
  • 營業時間:07:00-02:00(星期五及六07:00-03:00)
  • 官網:leselectmontparnasse.fr

圓頂咖啡館 La Coupole

  • 地址:102 Bd du Montparnasse, 75014 Paris
  • 營業時間:08:00-24:00(星期日及一08:00-23:00)
  • 官網:lacoupole-paris.com

丁香園咖啡館 La Closerie des Lilas

  • 地址:171 Bd du Montparnasse, 75006 Paris
  • 營業時間:12:00-01:30
  • 官網:menuonline.fr

雙叟咖啡館 Les Deux Magots

  • 地址:6 Pl. Saint-Germain des Prés, 75006 Paris
  • 營業時間:07:30-01:00
  • 官網:lesdeuxmagots.fr

花神咖啡館 Café de Flore

  • 地址:172 boulevard St Germain, 75006 Paris
  • 營業時間:07:30-01:30
  • 官網:cafedeflore.fr

Read more

解構美國街頭品牌Supreme  30年歷史 如何從神壇掉下凡間?

解構美國街頭品牌Supreme 30年歷史 如何從神壇掉下凡間?

Supreme作為一個街頭滑板品牌,與LV聯乘之後,在2020年就以21億美元放售給VF集團,不過VF集團經營短短4年便要虧損6億美元賣盤,轉售平台的年度總成交額亦大幅下跌超過4成,究竟這個滑板品牌是怎樣以抄襲和惡搞曾經成為潮流品牌一哥? 為甚麼Supreme能夠成為美國潮流品牌佼佼者? 80、90年代在美國出現了很多不同類型的街頭品牌,之不過到現在依然有年青人購買,一隻手也能數完。為何滑板品牌Supreme能夠在眾多個街牌之中脫穎而出?就是全靠惡搞、反叛、名人效應、聯名合作和飢餓營銷。 Supreme品牌標記源自於藝術家創作 香港網路上曾經流傳著一句說話「有一種紅叫做Supreme」,這紅色其實是源於藝術家Barbara Kruger的設計,她最出名就是使用黑白照片再拼貼上自己的創作,以Futura Heavy Oblique字體組合成紅色Box白色字的Slogan,宣揚反消費主義。街頭服愛好者James Jebbia便惡搞Barbara Kruger這個紅底白字的Box設計,在1994年創立了Supreme,將反諷和反叛的精神注入在品牌的DNA裡。 為甚麼Supre

By 占咪 Jimmy Lui
富士急樂園取材 遊園地Fleece Style上線

富士急樂園取材 遊園地Fleece Style上線

地址:香港淺水灣淺水灣道 109 號 107B舖 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日 11:00〜19:00 NIGO®曾經到富士急拍造型照 HUMAN MADE今周上架新品,以Fleece Jacket為主題單品,更特別到富士急樂園取材。這裡的平均氣溫比市區低4°C,拍攝禦寒衣物造型照最合時宜。 在富士急樂園拍攝時尚主題照,其實NIGO®早在二十多年前已嘗試過。當時他正為欄目《Last Orgy III》取材,寓工作於娛樂。只是當年NIGO®玩的是絕叫過山車,今番HUMAN MADE模特兒只是坐坐咖啡杯,輕鬆得多了。 HUMAN MADE動物大集合 保暖抓毛外套 Animal Fleece Jacket是今季HUMAN MADE重點單品,踏入12月寒冬上架,適時為大家增添暖意。 衫身上滿載品牌最Iconic之動物印花圖案,蓬鬆柔軟的抓絨外套,保暖度拔群,不僅適合作為秋冬季節日常着用,更是戶外出行之最佳夥伴,Gray/

By M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