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
澀谷PARCO都市的繪本 屬於服裝設計師ARIES的主題樂園
「我不知你是否認同。創作是孤獨的。」MODEMENT的主理人Aries訴說著。
藝術
「我不知你是否認同。創作是孤獨的。」MODEMENT的主理人Aries訴說著。
藝術
本地藝術家Zoie Lam畢業後成為時裝設計師,慢慢發展出個人品牌ZL By Zlism,及後在疫情下轉型為插畫家,在都市之中繪畫,其豐富而鮮豔的色彩已沾上多塊牆壁、辦公室及商場等。 「以前做時裝時常到東京出差,澀谷PARCO是我很熟悉的地方,都會在那裡流連,看各大大小小的時裝品牌得到靈感。」2019年,全新的澀谷 PARCO已經有約一百八十個品牌,如HUMNAN MADE、PORTER EXCHANGE、GUCCI、LOEWE及TOGA等,更有如GALLERY X、PARCO 劇場及WHITE CINE QUINTO迷你劇場等藝術完素,也留下了她的腳印。「在轉換身份後,自己著眼位也不同了。除了留意到過百間的時裝店外,留意到在各處都充斥藝術成份,也有到GALLERY看藝術品,它的改變真的煥然一新。現代的人不只想會消費,在買東西的時候,亦能帶走一些感覺或訊息。」 每一次的旅行,也是她的學習機會。「跟香港很相似,澀谷文化是快,在這之上再多一份禮貌。當地作品在物料的應用或是轉換都是飛快速度,設計上亦相當大膽。在它的影響下,自己製作衣服及創作堅持創新,要令受眾覺得每次都驚喜,例如造出可以反
藝術
文化滲入人心,也滲入血液,不知不覺影響人的作品風格,又改變對世界的看法;在「Shibukaru Matsuri」出展過的Quist曾覓,驀然回首才發覺一直躺在名為澀谷文化的海。 Quist初出茅盧時專為雜誌攝影,並不時舉辦個人相展及藝術展覽。在孤獨的創作過程,她也是到了瓶頸,所以在2011年嘗試投身電影行業,專拍攝影劇照攝及設計概念海報。直至2018年,由PARCO舉辦的文化活動「Shibukaru Matsuri」,她展出了名為《Village Vanguard》的立體裝置藝術。裝置為六角形,前後兩層布面印上各種奇怪的人。她說是為了表現他們在現實世界中,活於自己的空間,卻輕視了外在的險惡,而兩層的布面就是為了造成空間與自我的錯感。 在她身後的畫作《Bloody Pool》便是當時其中一面作品。「我參加『Shibukaru Matsuri』是種緣份。在承諾參加之前,自己已著手《Village Vanguard》。當我回看,發覺自己確實受澀谷文化所影響,因為《Bloody Pool》的兩個主角,其實是滲透了澀谷的暴走族印象,所以不論衣服或是造形都有相當強烈的風格。」她解釋:
藝術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雖屬老生常談,但又有多少個人能夠真正做到從容不迫、坦然面對?在過去數年,全球飽受疫症無情蹂躪,單是香港已盡見悲喜交集;有人為生計奔波勞碌,有人為防疫絞盡腦汁,亦有人因疫情打亂原有的生活節奏,反卻獲得更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而美食插畫師COEY大概份屬後者,全因其筆下的「SIULUNGBAO ILLUSTRATION」(小籠包的美食手帳),正正始於2020年疫情期間。 疫情促成 化身美食插畫師 COEY從小已對畫畫產生濃厚興趣,而此興趣更由兒時一直維持至今。「我從小到大都很喜歡畫畫,不論是中學或是大學均有修讀相關科目,而自己閒時亦會畫畫。直至數年前正值疫情期間,因為經常留在家中而投放了更多時間去畫畫,當時我把自己喜歡的餐廳、那裡的裝潢與食物都記錄在畫作中,並分享到網上社交平台,想不到卻幸運地獲得他人欣賞,這亦是『小籠包的美食手帳』的由來;及後開始有不同機構邀請合作,就這樣成為了美食插畫師。」 「小籠包的美食手帳」打從2020年開始至今,其INSTAGRAM帳戶已吸納多達五萬四千人追蹤,當中可見COEY會選取各種食材作為創作主題,再就著該食材而延伸出更